











市场洞察报告
海外本土推广
建站营销服务
一体化物流服务
供应链管理SAAS工具
归类服务
AEO咨询
定制培训
低碳咨询
海外本土推广
其他


近期,海关稽查部门对某集团公司进行专项稽查,该公司于2015年至2017年期间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进口了500余票各类传感器,总货值432万美元,缴纳税款520万元。
经核查相关单据,该公司将“温度传感器”归入税号9025900090(关税税率5.3%);“热电偶”归入税号90330000(关税税率6%);“光电传感器”等申报税号9031900090(关税税率0%),该公司将上述进口传感器均归入相应设备的零配件税目项下。
核查发现,该公司申报进口各类传感器存在明显的归类错误,其中温度传感器应归入税号9025199090(关税税率5.6%);热电偶传感器应归入税号90251990(关税税率5.6%);光电传感器等应归入税号90318090(关税税率5%)。海关稽查部门予以补税70.68万元。
在进出口商品归类时,对于某些特殊项下专用于所列机器的零件,对于具有独立功能的商品应按具体列名归类,而非作为零件类商品就低归入其项下。
在审核企业申报单据中经常会发现,有些企业为了降低贸易成本,在对进出口商品归类时,大多只根据报关实用手册、税则子目注释等条款进行主观意义上的判断,而对其他的相关归类依据掌握的不够明确。所以,当所申报的进出口商品在其参考的依据中没有具体列明时,尤其是当规则的规定与进出口商品的行业概念两者间存在较大偏差时,企业往往会凭主观判断或故意人为的归入低税项目,造成较大的归类风险。
又如:某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编程控制器”,归入税号85371011.10 (关税税率5%),经海关查验实货确定为“继电器”,应归入税号85364900.00 (关税税率10%)。
这个案例也是企业对其申报的商品归类时,既不咨询专业的机构,也不做预归类或者预裁定,凭借浅薄的税则知识和海关怎么就会查到我的冒险心理,找相近且税率较低的税号。但是,海关只要根据以下三点就会很容易发现此风险:
一是了解这个商品有没有类似或商品编号较为接近,且税率有差异的;
二是了解这家企业以前进口过什么东西;
三是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是什么,即了解进口商品用途。
- E N D -
文章来源:绿道跨境电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