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洞察报告
海外本土推广
建站营销服务
一体化物流服务
供应链管理SAAS工具
归类服务
AEO咨询
定制培训
低碳咨询
海外本土推广
其他


石油衍生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类衍生品的案例分析,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稀释沥青为三种主要进口商品。具体特征分类如下:
1
2
3
由于石油类衍生品进口后大部分还需要在国内的炼化厂做进一步加工,因此进口商或者收货人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生产型石油炼化企业。但是一些小型炼油厂通常以直馏燃料油为原料生产非标准柴油。但进口直馏燃料油成本高昂,并且还需缴纳消费税,这都促使小型炼油厂转而使用成本较低的其他原料。和燃料油性质相似的稀释沥青自然而然就成为其替代品。由于稀释沥青进口价格低廉且没有消费税,作为炼油原料的成本优势明显,可长期作为小型炼油厂的炼油原料。
这些企业进口申报主要采用的就是制作虚假单据、低报实际成交价格的方式,其石油类衍生品平均低报幅度在20%左右,最高的接近40%,为获取市场竞争力,低报价格成为石油衍生品几乎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由于稀释沥青的价格比燃料油更具竞争力,稀释沥青(商品编码27150000,关税税率8%)没有进口消费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多,某些企业就进口大量稀释沥青,且石油沥青和稀释沥青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有的企业采用伪报品名的方式。
目前发现的石油沥青、燃料油及润滑油等石油类衍生品类案例,涉及大连、青岛、黄骅、南京等企业,货值4000余万元,偷逃税款575万元。防范石油衍生品的进口风险,首先要考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因素,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走势,加强相关产品知识的调研,提高对重点风险产品的识别能力。同时争取行业协会的支持配合,加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宣讲力度,引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 E N D -
文章来源:绿道跨境电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