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applyForUse

申请体验专业一对一服务,提供最合适您的产品 X

   获取验证码    

businessConsulting

X

企业咨询  咨询热线:400-151-5656
市场洞察报告
海外本土推广
建站营销服务
一体化物流服务
供应链管理SAAS工具
归类服务
AEO咨询
定制培训
低碳咨询
海外本土推广
其他

X

你不可不了解的易制毒化学品管制

发布日期:2018-08-29 16:43:30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简单来说,易制毒化学品就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原料和配剂, 既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日常生活,流入非法渠道又可用于制造毒品。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某商贸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糊精、玉米淀粉等15种商品,经海关查验实货,发现集装箱中部下层有37箱瓶装无色透明液体,每箱20瓶,每瓶500ml,标签上标明为“Acetone”(丙酮)。后经取样化验,证实了此37箱共370升液体确为丙酮,属易制毒化学品。


  2012年9月15日前,我国列管了三类24个品种,第一类主要是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如麻黄素、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1-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脑、异黄樟脑、醋酸酐等。第二类的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等和第三类的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等,主要是用于制造毒品的配剂。


  2012年9月15日起邻氯苯基环戊酮(29143990.14)被列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制。


  2014年5月12日起,1-苯基-2-溴-1-丙酮(2914700016)、3-氧-2-苯基丁腈(2926909070)增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制。


  一批由深圳某快件公司申报进口的快件货物运抵海关快件监管现场。海关在对其查验过程中,一票申报为“脱模剂”的货物引起现场关员的注意,经查验发现该票货物中有29盒透明液体,带有刺激性气味,跟平时查验时发现的脱模剂存在差异。经抽样化验确定该票“脱模剂”实际上是丁酮。


  2018年2月1日起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29333990.90),简称4-ANPP、N-苯乙基-4-哌啶酮(29333990.90),简称NPP、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29397190.12)增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溴素(28013020.00)、1-苯基-1-丙酮(29143990.90)增列为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管制。


  此次列为管制的NPP和4-ANPP是制造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类物质前体的两种物质。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事务办公室(UNODC)的定义,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新出现的、存在药物滥用可能性但国际上尚未列管的物质。简而言之,新精神活性物质就是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把国际社会现在已经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化学分子式进行简单调整,从形式上变成了另外一种化学物品。但新精神活性物质麻醉、致幻、抑制的效果和原来管制的药品效果是一样的,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迅速蔓延,已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最后提示:不是每一位进出境旅客都知道相关化学式的构造,但每位都应该了解,不少药品都含有易制毒化学成分,一定要提前了解前往国家的有关规定。以“感冒药”为例,早有媒体报道,一名留学生携带感冒药进入新西兰境内后被海关拘捕。由于该药含有的伪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该名留学生被判入狱2年半。

- E N D -

最近的新闻